几种困难的表现,来源及误解: 1)总是先想到中文,然后翻译成英文; 原因:还没有完全习惯用英文思考和写作。来美国不论读高中,大学还是研究生,应该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。我建议用英-英词典是开始用英文思考的第一步。特别是在学习非名词的新词的时候,英英词典收获会更大。对名词来讲,通过母语学习可能会更省事。 2)每写几个字或者几句就删了重新写,总觉得用词不当或者语法不完美。这样反反复复文章写得很累。兴趣和信心都受打击。 两个原因:一是自己本来对写作没自信。二是学习写作存在误解。前者不难克服,下篇博客会对自我训练进行讨论。我谈到的那位北京学生能够在锻炼一年之后信心十足,我认为很多人也可以。关于误解,很多学生总觉得要写得好,语法必须要好,而且词汇要大。加上很多人对语法兴趣不大,造成认为提高写作只能是走一步,算一步,希望时间能够带来进步,而不会进行针对性的锻炼。我建议不管是自我训练还是找老师上课,有一些基础的学生不应该把语法和词汇当作重点来提高写作。对中国初中毕业前的语法学的不错的学生已经是不错的基础了。 3)自认为思路清楚,读者阅读之后发现多处思路混乱。最恼人的是自己还看不出来。 原因:a)母语语言和文化的干扰。特别是句子,如果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,有时候会让人读了一头雾水。所以我经常会对来自中国的学生说我非常明白他某个句子的意思,但是是在我把他的翻译回中文的情况下。作了进一步解释和语言对比,学生就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。b)自己没有从读者的角度考虑。在写作的时候,作者要清楚你针对的读者在哪些方面是有基础的,哪些方面是没有的。已经知道的就不要多讲;还不知道的可以多加的篇幅。c) 文化的差异。大家都会认可这点,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同样深刻的认识。给个具体例子:同样的一个名词,如“bird", 你问几个美国人,再问几个中国人,让他们说出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鸟,你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。或者是问他们举几个代表性的水果,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前3个答案也是差别的。地理位置不同,最盛产的食物也不同。吃的不一样,也造就文化上的不同。 4)绕着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。学生心里很明白自己要讲的话,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或者句型。 原因:a)不知道活用已知词语。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自己认识的字/词太少,所以找不到合适的。我认为未必。如果你去看海明威写的作品,你会发现作为大师级的人物,他的用词也不是深奥无比,句句都是SAT 或者GRE 的词汇。重点还是在于自己是否能够熟练的运用已经知道的词。你认识的词不一定是能够运用起来的。就算是能够运用的,还是有第二,第三甚至第四种意思。举个例子,你知否知道下面几个熟悉词语的另外的意思,是否在写作里用过: exact(动词) husband(动词),grandfather(动词)。 5)心理上害怕,缺乏信心:学生害怕写作,讨厌写作。总认为自己写的不好,也看不出写作的目的。除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,很多学生不知道写作是有自身的乐趣的。 原因:在学习写作初期的时候,老师或者课程自身存在弊端,造成学生对写作没有公正和清楚的认识。 6)托福或者SAT的写作不代表美国高中和大学的academic writing. 很多大学甚至在录取学生的时候,不考虑学生在SAT写作部分的得分。其实我也从自己的学生那学到不少。有人告诉我自己背了几十个范文,在考试的时候套用便是。这样的努力也不是说对学习英文没有任何的帮助,但我不认为该学生的真正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。这个如同学生做数学题,背了公式,学了怎么套用,但是不明白其中的精髓。也就是我们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写作是怎样的一个过程,这个过程的步骤和精神是必须要通过练习去体会的。乐趣也是在其中寻找到的。 |